时间:2015-03-18 09:58:20 来源:互联网 阅读次数:1753088
免费公共WiFi存在隐患多 个人隐私信息被盗分分钟的事
在今年的3·15晚会上,央视曝光了利用“免费”WiFi进行钓鱼和诈骗的行为,并呼吁用户谨慎连接公共场所免费WiFi。对此,市互联网协会表示,在公共场所使用WiFi要注意四点。
市互联网协会相关负责人指出,公共场所WiFi安全问题不容忽视,由于安全措施较差,黑客可通过网络监听、密码攻击、会话劫持、脚本注入和后门植入等方式进行攻击,从而盗取各类账号和密码。
央视财经提醒用户,为了保证您的个人信息安全,在公共场所尽量不要使用那些不需要密码的免费wifi。尽可能使用商家提供的带有密码的wifi网络。另外在用手机支付账户或者发送邮件的时候最好关闭手机WIFI功能,使用手机的3G、4G数据流量进行操作。
免费公共WiFi存在隐患多 个人隐私信息被盗分分钟的事
那么,用户如何才能保证移动上网安全呢?360手机安全中心建议用户注意四点:
一、关掉共享,不要自动连接WiFi网络。在不需要上网时,及时关闭手机WiFi信号,避免手机自动连接WiFi引发不必要的安全隐患,或将WiFi连接设置改为手动。
二、使用手机安全软件对WiFi进行安全检测或开启WiFi安全通道,一旦用户误连钓鱼WiFi遭受经济损失还可向360手机卫士申请赔偿。
三、尽量不使用陌生WiFi网购。在公共WiFi下登录最好不要涉及支付、财产相关账号密码,即便当前WiFi较为安全。如非要登录可将手机切换至2G/3G/4G流量网络。
四、个人社交账号密码及网银密码等信息要定期更改。防止因其他网站信息泄露而造成支付账户的资金损失。